最近我自己在盯HR和财务总监级别以上的通用职位,非常感慨,这种通用型的职位,从几十万年薪到大几百万都有,看上去都是叫一样的抬头,差距之大好象不是一个工种。

前天我正好有个的上海民营拟上市公司HRD机会,年薪过百万有股权,这个行业比较特别,正好我的一位多年老朋友B也在同样的行业,现在是HRM,也一直说有好机会要帮他留意。我很高兴,觉得应该可以解决双方的问题了。朋友也很跃跃欲试。

但是B把简历发来我一看就知道肯定没戏,因为他的薪水还不到30万,申请这种职位,明显不合适。可能有人会说,HR做的事总该差不多吧,薪水低是因为没机会吧。实际上,这个市场公平得让人叹气,不要说年薪300万了,年薪100万的人干的活和30万的人干的活差异之大有时都超越想像。眼界、专业能力差了两个级别,而且绝不是三两年就能弥补上的。

当然人的能力差异不能只通过薪水来评判,薪水只是将价值会体现出来,确实市场上会有些人会名不符实,但是偏差只会在较短的时间或者特殊的时期,从整个市场来看,人的价值对价格的影响才是正常规律。

B也很着急,也很明白有差距,问我现在怎么办?他觉得自己也很努力啊,哪里出问题了?

差距是怎么产生的,老实说,绝大部分人在职业生涯的前五年就开始出现,我的DBA老师上海交大的黄丹教授曾经讲过一个转折点和分岔点的理论: 

一件事往往并不是在转折点发生的变化最重要,而是分岔点。往往在分岔点就埋下了成功和失败的可能,而转折点只是让在这条线上的可能进行变化,也就是运营和执行。 

转折点非常重要,但是往往是战术性的,而分岔点却是可能性,但分岔点是战略点。打个不恰当的比例,就如一个孩子成长教育极为重要,一个人出生长大简直有无限可能。但如果不出生肯定无法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精子和卵子结合才是最重要的战略点。

一,门槛

有时候职业是有基本的隐形门槛的,只有在门内才能参与竞争,在门外哪怕其它条件再好也没有参与游戏的可能。 每往山上爬一段,就会有一些新的隐形门槛…. 

以我的朋友B为例,他的学历不算高,初始学历是大专,这就已经是个起点不高的职业起点,工作后挫折了两年做了HR,开始明白学历的重要,于是读本科,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想读MBA,又想读硕士,家庭又来了,又跳槽了….于是什么也没读,学历就成了短板,几乎不可能再绕过去,而因为这个短板,中间在任何大的机会上都很难抓得牢。

如果狠心在30岁之前将统招的硕士读下来,或者出国留学,哪怕读个正规的MBA,学历也不会成为进入正规大公司的门槛。虽然现在很多工作要求都只是本科,但如果不是好学校的本科,甚至比本科还低,就是一个硬门槛,即使读个专升本几乎很难改变格局。应该尽早读个统招的硕士,才能将第一学历的短板补上,万不可觉得我半路读个本科也就行了,其实本科最是个可上可下的,半路的本科多半没什么用。

如果B当年有一定的远见,就知道“洗白”学历这种苦是必须吃的。

有人纠结于专业对口,其实工作几年后就知道文凭的专业对口大多情况下作用真不太大,B因为数学不好,一直考不上专业的硕士,其实完全应该找个不需要数学的硕士先拿下文凭再说,而不是因为一直考不上“对口”的专业就将洗白专科出身的更重要目的忘记了。

现在工作十多年,再去考研,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因为年龄大了,即使读出来,在这个层级上积累经验的时间已经很少了,所以已经失去了上一个层次的机会。

二,壁垒

B其实能力不错,起步虽然不算太高,聪明灵活,中间跳槽也有过到大公司的经历。 

如果当时知道自己学历不高,在大公司索性熬下来,一边读点书,一边也把基本功再打打牢,资历也是个宝。借助公司的平台,逐步扩大影响力。不失也是个好选择,因为当时年轻,进来时虽然学历不高,但进门后,竞争点不一样,更拼能力了,把工作做好,在同等情况下,资历能力就能形成新的壁垒,也能稳步上升。 

这个可参见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什么童文红前台到总裁的故事,这种其实不能只看传奇故事,要看到这其实是种职场规律,一个成功的组织对后来者要求越来越高,时机帮你形成最大的壁垒。

可惜B哪个大公司都没熬过去。每个组织都会面临很多问题。在遇到组织问题时如何判断,如何取舍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在一些关键点的选择上会长远影响人生。

我的朋友B也是如此,在当时的企业遇到行业性的问题,他选择了去国企。 

三,轨迹。

这里指工作能力上的成长性。

我们总说职业上的成长性很重要,可是不同工作之间成长轨迹是不一样的的,比如国企的很多工作要求的能力和同样的工作在民企要求的能力是不同的。 

在几年国企,要求的能力模型和市场上别的组织要求的是不同的,其实B的情商不错,又有追求,还是很想做事的,但在国企做的工作和市场上拟上市公司要求的素质模型差异很大。起码基本没有哪个国企需要HR来做股权方案的。

国企也有国企的发展路径,但B选择的却是一个二线城市垄断型的国企,空间非常有限。

B在以前的大型民企积累只到主管级,显然层次上也不够,涉及的深度和广度都有限。

B的经历让人感觉能力到了一个层级又跳到另一个轨道上运行,这样必然有极大的损耗,都有了“有限”的发展空间,虽然多次跳槽,但成长性却不大。何况B还换了几次城市。

其实很多人跳槽都只看到薪水职位的成长,没有看到能力的成长性,没有考虑积累的资源如何能合理的延续整合,好象写了一行字,没有写下去,再另起一行,很难形成一篇好文章。

职业生涯的前十年往往是人职业的第一阶段。在职业生涯的前五年,应该好好试出自己发展的大方向,到工作十年左右,一定要确定下来,将自己的能力模型确定下来,不断在能力模型上不断加减,而不是动不动就荒废核心能力,重建一些表面的能力。

每次跳槽都要综合看除了薪水职务平台规模之外的东西是不是符合自己做XX类工作(长远规划)需要的能力,是不是能扬长避短,最怕人到中年还是没能做自己能力最长的事,或者因为一些不应该的短板被拦在了第一层门外。

B的努力程度也不见得低于其他人,能力肯定也是不差的,但没有在重大战略点选择好,又没有很好的建立自己的壁垒,延续打磨自己的能力体系。现在就难有机会抓住百万及以上的机会了。

人往往在来不及时才后悔当初,人与人的差异往往在战略选择上就埋下了。战略分叉点往往决定了一生层次落在哪个层级上,

当然B也不至于没有希望,即使在同一层级上也有极大差异的,分岔点即使不可改变了,人生还有很多转折点的可能。只是要看你愿意付出的代价和上天留给你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