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周日去苏州赶了两天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的年度大课。

混沌和得到是知识服务行业的头部企业,李善友的年度大课和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一样,在好学者中号召力颇强,算是知识服务行业的盛会了。

这次年度大课在苏州,我正好回国的间隙,当然要去赶赶现场,体验一下,也通过这个机会检查一下自己的认知水平、知识密度。

2019-7-19-2

大课内容虽然偏哲科,内容密度大,李教授做为普及性大课要,内容还算在大部分长年混混沌的人的认知边界之内。

总体来说,大课是典型的混沌风格。这次主要用哲科思维谈创新。起了个颇有噱头的名字,哲科摇滚.点亮创新,果然和每次年度大课推一个SKU一样,这次主推创业营。

李教授毕竟是学者出身,和罗胖媒体出身思路很不一样。混沌大课的用户体验虽然远不如跨年演讲,知识密集度却大很多。

混沌的课和得到系风格上也有差异,得到更偏实用,混沌更偏启迪,更“空”一些,此次大课也是如此,很多对哲科不了解的朋友,觉得理解有难度。

不过,在混沌经过几年的学习的老学员,就会发现,大课还是延续了李教授的第一性原理的体系架构,新知识其实并不多,所以听课大前在混沌有一些基础会好一些,否则就记得一些概念和情怀了。

2019-7-19-3

第一天李教授从牛顿到达尔文,谈物理和生物学,从生命谈到大家比较熟悉的第一、第二曲线,讲到进化算法和创新思维。

2019-7-19-4

 

对我有触动的点还是不少的,特别值得分享的有:

一,变异+选择+隔离=进化

变异:自下而上,多样探索

变异带来的多样性才是创新的来源。

选择:一二曲线,自我破坏

除了变异产生的新物种,任何生命或企业,其生存的核心并不是物种之间的竞争,而是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有利于生存的‘变异’才会被选择出来。

熊彼特提出正是通过竞争而加以消灭的过程,称之为‘创造性破坏‘,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只有子系统(业务)越不稳定,母系统才最稳定。因为根据生物学思维,只有细胞的更替才能成就生命的延续。所以一个公司的业务可以通过‘变异’和市场‘选择’,生生灭灭,最终保证公司母体的基业长青。

这个方面,我和朋友讨论都认为,不同行业的公司差异很大,新经济的公司压力尤其大。但个人要保持自我革命的警觉才是生存之道。

隔离:错位竞争,边缘创新


如果没有隔离,在原有大种群之中,变异很快就被稀释掉了。

这个道理在于:与其更好,不如不同。找出自身的独特性,找出大公司巨头盲区所在,在新的区域深入下去,错开直接交锋。个人发展也是如此。

2019-7-19-5

 

二,封闭的系统熵增是必然的,死亡也是必然的。

机械型组织的关键是‘控制’,最终导致封闭,而生物型组织的关键是‘反控制’(Out of Control),为了保持实时开放。此外,生命系统以‘负熵’为生,它是熵增系统的一个‘特例’。其原理是:生命基于光合作用形成了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从外部吸收能量而生存发展。

 

三,分形创新


分形创新的核心机制是增加了发现新视角的新维度。在不同尺度之间,找到自相似的同构性,即是分形。

要不断拆解出最本质的东西。

四,涌现创新


涌现具备逆熵的属性,它不是简单行为的累加,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混沌定义的涌现是生命。 

李教授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寻找自己的使命。每个人有两条命,使命和生命。

何为天命所归的事儿:(1)喜欢的事,能让你产生心流、(2)擅长的事,你有天赋、(3)有意义的事,李教授这里提出是至善的事,主要是指利他的事。这和我以前多次讲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基本的原理是一样的。

找到自己的使命,天命所在,你就会如同李教授所描述的一样,不再厌倦工作的辛苦和枯燥,甚至不求有结束的时候

2019-7-19-6

 

第二天, 主讲用哲学点亮创新

2019-7-19-7

李教授从柏拉图理念论引出第一性原理, 引出爱因斯坦和诸多案例。个人虽然觉得案例有的比较迁强,但认同每个行业都有第一性原理。

2019-7-19-8

这也是我极有感触的点。

职场中越是初级人员越是感性取胜,凡事从直觉出发,越到高手越是反直觉。认知升级的过程就是从感性到理性再到逻辑思维的过程。

2019-7-19-9

通过学习来跨越最初的边界‘感性思维’升级到‘理性思维’,再通过日常的‘理性思维’升级为逻辑学下归纳演绎式的‘逻辑思维’,并最后找到‘第一性原理’式的思维。

李教授对于归纳、演绎的诠释也是很值得学习的:

(1)人类常用的用智方式之一是‘归纳法’,但因为世界的‘非连续性’,导致存在‘前提虽然正确但结论依然错误的’思维谬误,这便是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

(2)当遭遇非连续性时,人类会使用‘演绎法’,哲科思维便是通过假设与证明,很好的运用了‘演绎法’。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必须符合‘必然的导出’这一特征,并认为逻辑比事实更真实。一旦在逻辑上导通一个共同的抽象概念,于此相关的所有具象问题都将全部解决。

(3)但是由于‘演绎法’的前提都来自于‘归纳法’,通过不断的追述,最终就能Touch到‘第一性原理’,它是一个根基的假设,为所有‘演绎法’提供了一个终极的大前提。

(4)所有现代学科都存在‘第一性原理’,例如F=MA,E=MC2,递弱代偿等。

2019-7-19-10

李教授总结:东方文明是‘技艺思维’,强调操作上的归纳法,存在认知的禁闭。而近代西方是‘逻辑思维’,更强调演绎法。而哲科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它是调动人类生存空间的一种行为,也是工商业时代指数级增长的第一动力因。

2019-7-19-11


现场气氛还是很热烈的,李教授能把枯燥的哲学科学讲得似懂非懂的大众都认可,非常让人敬服,也是煽情高手,讲到动情处,全场多人泪下,当场有很多人开始拼团,看来课程不愁卖啦。 

无用的知识其实是最本质的,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希望认知升级,其实任何知识到了源头处往往都是极简却有无限演绎的。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向东西方古老的哲人中寻找本源。

2019-7-19-12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过载的时代,传播的方法和速度都日新月异,但有哪有一位思想家超过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真正认知升级到一定程度还是要回归本源,其实读经典自然是最好的。无奈人的学习是线性,不经历,不积累很难理解,很难做到认知跨越,只有大量阅读、思考,还要有现实的经历积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提高认知能力,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吧。